发展联络

我 与 母 校

发布时间:2013/04/11      信息来源:药学院中文网   |   浏览:1346

我生于书香世家,父母一生从教为师,他们教育我从小学起每晚除学校课业外,还须看书学习两小时以上,此习惯伴我至今。正是父母的谆谆教导和对知识的无尽渴求,让我如愿迈进了梦中的殿堂——浙江大学。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入浙大校园,笃厚的学术氛围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便深深感染了我。同学青春的面庞和勤学的身影、恩师悉心教导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师生同学间结下的诚挚情谊,更是终生难忘。我们朝夕孜孜,深自砥砺,师生间谈的是学问,交流的是真情,无一丝功利世故。浙大塑造了我的人格、改变了我的人生,她赋予我的不仅是“求是创新”的信条,更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品格,更重要的是“感恩、包容、责任”的人生哲理,成为激励我一生精进不懈的正能量。

 

感恩怀于心

感恩是善的起点,是一种品德,一种为人的境界。浙大教会了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知恩图报,善莫大焉”的道理。所以我在走上社会的数十年里,坚持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积极回报国家社会。1992年起,我就是慈善公益自愿者,个人资助了大量贫困生、聋哑学生和病患者;作为企业家,带领企业为汶川、青海地震捐资,资助西藏那曲建设和支边青年活动,慰问嘉兴武警消防官兵,常年组织企业员工无偿献血,等等;不忘报效桑梓,在嘉兴学院设立了“嘉信医药奖助学金”,在公司内设立了“嘉信医药帮困基金”,以此帮扶更多人。我常教育子女和员工:“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我深深觉得: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常怀感激之情的生活是最甜美的。

 

包容施于人

浙大海纳百川、厚德载物的学术精神, 兼容并蓄、博取众长的名校气度,对我影响至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源于浙大深厚的文化底蕴,教会了我“善待他人,修缘惜福”,始终以淳厚之心待人接物。我一生以净空老法师“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的箴言自勉,以忠恕之道待人,时时将心比己,推己及人。“态度决定高度,胸怀决定境界”,无论在机关还是企业,我常心怀包容、为人表率,发自内心地去善待身边的每个人,尽力容人之错,扬人之长,成人之美,坚持“待上以敬,待下以公,待客以诚”。受他人误解和委屈时,仍以宽容豁达的心去对待。“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包容令我身心安泰、受用无尽。

 

责任重于行

责任,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是一种敢于担当的使命,责任心比成功更重要。走出校门,几多风雨,是浙大教会了我:责任成就人生,要担当起事业与家庭的责任。放弃责任,就是荒废人生。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企业经营者,除了创造经济效益,更应创造社会效益、承担社会责任。在经营好公司之余,我还履行着人民代表的光荣职责,连续两届担任嘉兴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连续四年被评为市、区两级优秀人大代表。我深知,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是国家人民对我的期盼与重托,激励着我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履职尽责、为民请命、不辱使命,用实际行动书写人民代表的华章。

 

风雨人生一甲子,如今我已步入耳顺之年。“最是年华留不住,镜中衰鬓已先白”,但我仍活得那么认真,宽容大度地领受岁月的馈赠,无论丰厚还是菲薄,深情咀嚼着曾经的幸福与磨难,尽我应尽的责任做好每一件事。浙大精神,早已融入我的血液与灵魂,魂牵梦萦的回忆将伴随我往后的如金岁月,每每思之,情不能已,总有一个恩情不敢忘,总有一份热爱不曾凉,常在心底,经久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