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联络

怀念我第二母亲

发布时间:2012/12/10      信息来源:药学院中文网   |   浏览:972

        编者按:药学院校友徐仁美老师系浙江省立医学院化学教研室副教授,教授有机化学课,于1955年不幸去世。作者是徐仁美老师的义子,1951年3月参军,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曾在铁道兵任工程师,先后立三等功三次,编有《电机钳工》一书,1963年由人民铁道出版社出版。1981年转业到上海电力局任上海电力设备安装公司副经理,现已退休。逢药学院百年华诞之际,我们再次选登童兴发同志文章,以示怀念。

 

        我的“第二母亲”徐仁美老师,爱国爱生,深受学生爱戴。早在抗日时期,您大病初愈,夫妇二人离开上海,历尽艰险到达浙江省丽水县。为培育抗日、建国人才,您毅然离开丽水,只身奔赴淳安县杭头镇浙江第二临时中学任教。您生活简朴,教学认真。山区学生基础较差,您讲课深入浅出,使学生易懂、易记、易用。您视学生如亲人,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游玩在一起。解放战争时期,您带领学生热情地迎接杭州市的解放。抗美援朝时期,您又积极鼓励学生参军,并亲自送走与您朝夕相处的学生赴朝参战。

 

         回忆往事,历历在目。我有幸在淳安杭头浙江第二临时中学读书,开始受教于您。由于您的热诚,我不仅在课堂上向老师学英语,并且时常到您宿舍讨教。晚饭后在静静的田间小路上、山间小溪旁,我们散步闲谈,聆听您的教诲。朝夕相处,感情与日俱增。

 

        1945年抗日胜利,老师返回杭州受聘于浙江医学院任教并兼任浙江杭州高等工业职业学校化学教师。我则随学校迁往湖州,1946年初中毕业,因家庭经济拮据,辍学在家,您得悉后,立即唤我来杭州就读,不仅在杭州高等工业职业学校为我办妥入学手续,并在家中为我妥善安排生活。您的父亲徐老先生教我学习英语,您则教我理化知识。全家相处融洽,学习虽然紧张,却是其乐无穷。老师对我生活关怀备至,问寒问暖,体贴入微,甚至在百忙中亲手为我编织毛衣御寒。我身在异乡,却幸福地生活在一个温馨家中。我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有真纯的天伦之乐。1951年老师夫妇含泪送我参军,千叮万嘱,嘱我在部队中锻炼成长,等待凯旋佳音,回家团聚。半月后在广西柳州,竟接到老师十多封信,自送别后每天一信,字里行间,无不淳淳教导。天下母爱何胜于此,涕零之余,增加我无限力量。

   

        我带着老师的嘱咐和期望,投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被分配在铁道兵团担任技术工作,兼任技术教员,面对敌机的狂轰乱炸,我们日日夜夜挖坑道掘山洞,修路架桥。怎样培养战士们更快更好地掌握各种工程机械,怎样使用炸药开山爆破,排除敌机投下的定时炸弹,……我写信求教,立即收到老师详细讲解的回信。您的教导对我在战争中和以后的工作都有帮助。

 

        在朝鲜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时刻有牺牲的危险,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我遵循老师的教诲,坚持学习政治、业务,努力工作,争取回国向老师交一份合格的答卷。1954年终于胜利凯旋,因工作需要,虽有来鸿却未能回家团聚。万万没有想到,您却永远离开了我们,参军送别之日竟为永别之时,哀哉!

 

        老师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我只是来自农村的一个穷学生,然而艰苦岁月却使我们两个不同命运的师生走到一起,相依为命,师生之情犹如母子,您不仅是我的恩师,更当之无愧是我的“第二母亲”。我将继承您的遗志,永远为人民努力工作,以慰您在天之灵。母亲,我永远怀念您!

                                                     

注:此文摘自《浙江医大校报》1994年4月5日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