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
2021.12
药学院高建青教授团队在ACS Nano报道一种用于原位/远端肿瘤治疗的新型光敏纳米粒复合微针贴片
基于纳米医学的光动力疗法(PDT)在皮肤黑色素瘤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多采用静脉注射或瘤内注射进行给药,前者为达到足够的病灶部位浓度,往往要给予患者大量光敏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后者会出现瘤内分布不均匀及药物全身泄漏等问题。近日,浙江大学药学院高建青教授课题组基...
查看详情
-
08
2021.12
药学院侯廷军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报道新型雄激素受体拮抗剂
前列腺癌(PCa)是威胁全球男性生命健康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中均居于前列。PCa常常伴随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无限复制、 组织浸润和转移等特点。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作为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在PC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是PCa重要的治疗靶标。目前...
查看详情
-
25
2021.11
药学院杜永忠教授课题组在ACS Nano发文报道一种针对白癜风的仿生复色协同治疗新策略
2021年11月23日,浙江大学药学院杜永忠教授课题组在ACS Nano在线发表题为“Biomimetic melanosomes promote orientation-selective delivery and melanocyte pigmentation in the H2O2-induced vitiligo mouse model”的研究论文。本研究利用黑素细胞刺激素的有效片段与黑素细胞的特异性亲和作用,将外...
查看详情
-
23
2021.11
药学院侯廷军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报道基于知识图谱和推荐系统的药物-靶标互作预测新方法
药物和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药物发现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在药物虚拟筛选、老药新用、药物毒副作用研究等新药开发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生物实验的传统药物靶标验证方法精度低、成本高、周期长的缺陷,因此通过计算模拟的方法预测药物和靶标间相互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对于药物-靶标相互作用预测...
查看详情
-
12
2021.11
药学院侯廷军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发文报道PROTAC三元复合物结构预测方法PROTAC-Model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tic targeting chimera,PROTAC)作为一种新兴的药物治疗手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但设计出高选择性,高活性的PROTAC分子仍旧困难重重。在PROTAC介导靶蛋白降解的过程中,靶蛋白、PROTAC和E3连接酶之间将形成三元复合物,而其结构信息可为PROTAC的理性设计提供巨...
查看详情
-
10
2021.11
药学院朱峰教授与曾苏教授团队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文报道药物转运体的结构可变性信息分析平台(VARIDT 2.0)
物转运体(转运体,DTs)是介导药物分子跨膜转运的一类膜蛋白,在多项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VARIDT是一个提供转运体多方面信息数据的平台,该平台始建于2020年(VARIDT 1.0),现已成为药物代谢与转运领域的重要数据资源(年平均访问量6万人次,年平均被引次数30次)。转运体的蛋白结构是其生理功...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