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3月7日下午,为准备今年药学院百年院庆的材料,笔者对现为优胜美特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王小明进行了采访。王小明校友自1988年于浙江医科大学药学院毕业后,几经辗转也经历风雨,默默地奉献了二十几年的他成为了现今药物产业化方向上的中流砥柱。回忆起学生时代的青葱岁月,王先生侃侃而谈,及人及物,每每会想起旧时的校园不在都长吁短叹。我们的访谈也就从王先生1984年入学那年开始说起。
笔者:王先生当时是什么时候进入浙江医科大学就读呢?
王小明:我是1988年毕业的,也就是1984年在浙江医科大学(现合并入浙江大学)四年制本科毕业。我们那个时候是有两个班,我是84-2班的班里有32人,1班里有30个人,一届总共62人。
笔者:好像人数也不多,我们这届学生本科生也是五十几人。那王先生,当时就读时药学专业有具体的专业划分吗?
王小明:我们那个时候都是一个专业,但是与药有关的什么都学,药理、药化、生药、药分、药剂等等。
笔者:也是哈,我们本科阶段也没有很细的划分,只是到了研究生才具体有了各自的方向。那当时的求学环境想来也是比较艰苦的吧。
王小明:当时上学的时候已经是八几年了,条件其实已经还好了。但是毕竟不能和现在的比,
现在都并入浙大了,我们那时是8人挤一个宿舍,一层宿舍只有一个公共厕所浴室。不过当时都是从农村里出来的,说起来也只有读书一条出路。看了你的短信,你也是刚入学一年吧?
笔者:确实现在我们的条件好了很多,但可能艰苦奋斗的精神却有点赶不上前辈了。然后我是2012级硕士,但是本科也是在浙大这边,所以算是呆了很多年了,呵呵。王先生能和我们谈谈毕业以后您的人生经历吗?
王小明:我是1988年毕业,因为那个时候工作都是按分配的。基本上是哪里的人分配回到哪里,因为我是衢州人所以直接分配回了家乡的一个药厂,发展到现在就是知名的浙江巨泰药业。在那里呆了11年,从88年到99年。然后辗转又在另一家企业工作了3年,2003年金华同学要办制药厂,受其之邀到金华工作,不过后来这家企业转让了,于是我来到我现在的这家药企。总的来说,同学中现在还在药企工作的不是很多了。但是在工作中,得到了许多老师、同学、校友的帮助。你是哪里人啊,也是浙江省内的吧,到时候有机会可以来我们企业这边参观?
笔者:我是金华的,毕业也要面临工作的也想去企业里面看看。
王小明:金华哪里啊,我们在金华就有一个药厂(优胜美特制药有限公司)。
笔者:我老家实在赤松乡的,就是黄大仙那里,呵呵。王先生,在校期间有没有比较记忆深刻的事情,教学楼,老师什么的?或者有没有比较珍贵的照片还存着?
王小明:唉,那些教学楼都炸掉了,那边完全都改造掉了。照片的话,那个时候条件不是特别好,有照相机也都是很差的。毕业照是有的,但是底片已经找不到了。去年,医学院院庆的时候其实也回来过。老一点的像胡永洲、曾苏老师都还认识,那个时候曾苏还在读研究生,哦,还有胡富强老师高我们2届。
笔者:(笔者犯了一个小错误)哦,之前胡富强校友还代表康恩贝药业捐赠了1000万给我们药学院恩。
王小明:你说的是胡季强先生吧。他当时捐赠的事情我们也是知道的。
笔者:哦对,胡富强是药剂的老师,呵呵。
王小明:哦,还认识一个邱利焱老师。
笔者:您们是同学关系吗?
王小明:不是的,我们公司曾经找她进行过合作。现在我们公司在金华有一个药厂(优胜美特制药有限公司),衢州也有一个药厂(浙江巨泰药业有限公司),然后杭州这边有一个药物研究所和一个销售公司,我主要是负责这2个药厂的产品开发工作。
笔者:那有机会就过来拜访和学习一下。最后呢,再和您确认一下。我们药学院将于5.18举行百年院庆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届时会有大量知名校友返校与我们一同共襄盛举,我也谨代表药学院向您发起诚挚的邀请,一同来分享那一刻的喜悦好吗?
王小明:这个之前,也和你们那边的童欣欣老师有过交流,到时没有意外肯定会到的。之前,医学院百年的时候我们许多同学也到了。
笔者:嗯,那好。我们到时恭候驾临,如果有什么问题再进行联系。谢谢!
后记:回顾整个访谈,能明显王小明校友对药学院有着深深的热爱,以及对故园不在的深深的惋惜。也许进入校园看到今日花草繁盛,齐整的住宿配置还有各种现代化仪器,也比不得一张张泛黄的相片。那些年,我们一起挤过的八人间;那些年,我们一起泡过的图书馆;那些年,那许多难以抹去的记忆。从王先生身上,我们也看到了药学人必须背负的使命——明德弘药,厚德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