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系列
Special series

我的大学求学历程

发布时间:2013/03/14      信息来源:药学院中文网   |   浏览:1040

     1951年1月高中毕业,当时正值抗美援朝。美帝国主义已侵犯我国边境鸭绿江边,我和同班几位同学一起响应祖国召唤报名参军,立志要保卫祖国,在政治面试时,我被一试题:“为什么说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拦住了,未被录取。而当时距离全国统一高考还有半年的时间,幸得黄中叶中校长帮忙安排我在黄县工会做临时工从事整理古书工作,以维持生活。高考期间,住在杭州浙江农学院所在地华家池,伙食费大多由同班同学陈可大资助。统考发榜后得知我被第一志愿浙江医专(后浙江医学垸)药学系录取,如原以偿,兴奋不己,第二天即叫上黄包车(人力车)奔赴坐落于西子湖畔的校区,这时离规定的新生报到时期还有近两个月,但是学校还是破例接待了我这个贫困生,当时接待我的是医科二年级校友又是老乡的马永松,他十分热情友好,不仅安排了我的吃住,还带我参现校区,药用植物园等处。还拣了一些应届毕生丢弃的棉衣、脸盆等生话用品,很是高兴。

 

     正式报到后,得知药学本科共录取85人,女同学有50 多位, 绝大部分来自沪宁杭一线, 少数来自农村。开学后我被指定担任副班长, 正班长是女同学孙丽芳(上海人),后又选我为团支部书记,我第一次从农村来到城市,带有浓厚的乡村气息,与城市生活有些格格不入,加之过去很少参加社会活动,更未担任过领导工作。因此工作中不仅方式方法生硬简单,说话态度也不好,自然得不到同学的拥护和支持,甚至有些同学想赶我下台,而当时团支部书记邵五甲同志,教政治课的陈业荣老师却积�热情地支持我,关心帮助我,使我非常感激, 鼓足勇气迎难而上。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三反五反思想改造等运动较多,政治理论学习的机会也多。他们都会把我推到第一线接受锻炼,上山下乡,如到嘉兴严重血吸虫地区,到四明山老革命根据地访贫问苦接受教育。

 

    读大学的四年中对我影响最深的也是终身难忘的邵五甲同志,既是领导也是我的恩师。他不顾自己身患结核病,对工作总是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他不仅在政治上帮助、教育我如何做人,如何做工作,还在经济上也从微薄的工资中接济我,因为我当时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大学前两年脚上每天穿着妈妈给我做的土布鞋,遇到雨雪天只能赤脚走路了,后来一位在杭州当解放军的同乡先后送给我两双球鞋,结束了我赤脚走路的历史。回想大学四年是在众多好心人的帮助下充实而愉快的度过的,艰苦的环境也激励和锻炼了我追求上进的意志,使我从一个不懂�的农村孩子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我人生的转折点。 

 

 

55届同学留影(1982年6月浙医大70校庆)